从中西医的医学特点看中国音乐医学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机遇

吴 慎 高益民 许 超
2017-08-18
来源:《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社 20180707

title.jpg


音乐医学


从中西医的医学特点看中国音乐医学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机遇


吴 慎 高益民 许 超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音乐医学与技术装备分会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启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的文化传播战略也应运而生。以中医(汉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医学文化无疑成为文化传播过程中实用性最强、传播速度最快的部分之一,除中国音乐医学、中华针灸学等早期已进入西方并占有主流医学的一席之地外,大部分中医诊治疗法和医药品仍有遭遇水土不服的风险。

从中国音乐医学发展的历程,分析中国传统医学文化进入西方并被主流社会接受的发展步骤,为扩大一带一路文化先行的战果、缩短中国传统医学文化被西方主流社会由排斥到接受的过程,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参考思路。


中西医优势之争在我国从清代开始至今就从未停止过,笔者认为其实二者分别是东西方文明的结晶,都是人类共同的智慧成果。单纯地对孰优孰劣妄加断言都是片面的,不符合实际的。客观分析东西方医学的特点就离不开医学背后的哲学背景。

VS3.png

一、 中医的哲学:

(一) 整体观。

1、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医学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制约,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这种整体关系或影响,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而实现的。

生理方面:中医有五脏一体观,通过经络系统,将全身组织包括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联系起来,构成表里相关、上下沟通、密切联系、井然有序的五大功能系统,并且通过精、气、神的作用来完成统一的生命活动。

人体内五大功能系统


相合之腑所主形体在头之窍华彩表现
心 小肠血脉颜面
肝 眼睛爪甲
脾 肌肉(四肢)
肺 大肠皮肤体毛
肾 膀胱骨(髓) 头发


病理方面:人体某一局部或某一脏腑病变,都会对全身有一定影响,甚致引起整体功能失调。病理上的整体观,主要是对病变的互相影响和传变认识。中医着眼于整体,总把局部病变与整体反应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病变和相关脏腑的关系,更强调该病变对其他脏腑的影响。根据生克制化理论,来揭示脏腑间病理传变的规律。

诊断方面:由于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和影响。医师诊治疾病时,


442


通过面色、形体、舌象、脉象等外在变化,由表及里去推断内在病变,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和治疗。诊断学上的四诊合参审察内外是中医整体观的具体体现,其中舌诊、脉诊、面诊等成为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手段。

治疗方面:中医治疗注重整体的失调情况,旨在协调整体气血脏腑平衡,通过综合治疗效应达到痊愈目的。证候是病因、病位、性质、致病因素与身体综合反应的概括,辨证论治就是整体治疗观的体现。由于身体内在统一联系,中医师治疗内脏病变时,不单治一脏,甚至不医治有病之脏,而针对其他内脏治疗而得到痊愈。尤其显著的,身体局部的病症,往往采用治内脏的办法来治愈:

症候

辨证

治法

红眼症

肝火盛

清肝

牙肉肿痛

肾虚

温肾

足趾坏死

瘀阻经脉

活血温经

慢性溃疡、脓肿

气血虚

补虚扶正以促进消散、排脓、收口

感冒 咳嗽

肺受风寒

宣肺止咳

脱发、耳聋肾虚精亏益肾补精


2、人与外界具有统一性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时刻与所处的外界沟通交流。身心活动跟自然气候、地域水土、工作及生活等因素息息相关。外界发生变化,使身体产生生理或病理反应,就形成了人与外界的统一关联。这就是中医的天人一体观,重视身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认为四时气候、地土方宜、社会环境等对人体生理病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的行为活动必须与自然规律保持一致才能无病长寿。

气候影响: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气候剧变,超过了人体适应限度,或者身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自然变化作出相应调节时,就会生病。风、寒、暑、湿、燥、火,本是自然气候的正常变化,被称为六气。假如人体调节机能失常,或气候异常变化,发生太过(如暴热、暴冷等)或不及时(如春天气温不暖反寒,秋天应凉反热等),超出人体适应能力,就成为致病因素,这种情况下中医称为六淫属外在病源。中医把气侯异常变化看成是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季节影响:一年四季呈现春温、夏热、秋燥、冬寒的变化,因而体内活动亦相应地调节。四时气候更替,身体脉象反映着气血活动在变化,如春天偏向弦脉;夏天偏向洪脉;秋天偏向浮脉;冬天偏向沉脉。又如天气炎热或穿衣太多,腠理开泄而出汗;天气寒冷,腠理闭密,出汗减少,以保证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这些都充分地说明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443


20180802


有些多发病或流行病有明显的季节倾向,中医师在辨证时,都会考虑到这些因素。

中医亦常常利用四季气候正常转变来治病或调养。由于发病与气候息息相关,故在冬天进行适当的滋补,可以减少发作机会。

地域影响:地域环境造就特定水土、气候、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中医师治病时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域,由于水土饮食形成的不同体质,从而给予不同的治疗。

社会影响:生活经历、社会环境与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人的精神活动是对外界的一种反映,现今生活环境的变迁,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繁杂的人际关系,对人的身心影响深远。人与社会的统一,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如果不能适应环境,势必造成心理压力。中医认识到心理失调可导致多种躯体疾病,内因七情成为中医学重要的病因之一。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精神活动,与脏腑有密切关系。在正常的情况下不会致病。当剧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造成部分人精神与神志变化,导致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失衡,就会生病。

总之,中医学以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观去指导临床实践,以人为中心,从人与自然、社会三者的关系去探讨人的生命过程,及防治疾病。整体观念告诉我们,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看病时,不能只从有病的局部着想,应该全面诊察病人的身体情况,并连同四时气候、地域水土、生活习惯、体质性情、年龄性别、职业特点等一并考虑。

(二)辩证论,中国的易经哲学的二元对立统一哲学:阴与阳、寒与热、虚与实、表与里……

(三)全息论,部分可以反映整体的信息,以一斑窥全豹,看手、看面相、看耳朵、看脚、听声音、看行动等等这些部分可以观人的健康。

二、西医的哲学观:

(一)科目细分论:

人体的被分成很多系统,现代医学的经营模式采用医院制度、医生也按人体的系统分了很多科室,比如内科、妇科、口腔科……

科学细分由整体到部分,由笼统到具体,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必然路径。物质领域进行科目归类,由整体分解到部分,一路追击到微观领域:元素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夸克,人体也由宏观到微观的分解:整体各个系统器官组织大分子分子染色体—DNA—基因。


444


(二)机械还原论:人体受伤了,病了是可以完全还原的;还原论与机械论结合,人体的某个器官坏了是可以换的,比如换心脏、换肾……

(三)实证论:实验、验证(医学的临床验证)、实用的案例与成功的概率,这一点是中医饱受攻击的一个弱项。

西医的突飞猛进,重点是借助了现代科学的声光电的成果,广泛用于西医的诊断、检测、治疗、手术、护理、康复。


三、 中国音乐医学的发展历程:

SW 音乐疗法为基础中国音乐医学是吴慎教授在 1974 年引入美国的,能用乐先药后乐药同源黄帝内经 五音疗疾这些理论一步步使西方医学界、政界、艺术界等主流社会从荒唐荒谬不值一驳的态度过渡到神秘神奇值得一试最终到有理有据值得推广,这种质的变化离不开吴慎教授这样的先行者历尽艰辛一点点摸索,为中国传统医学文化进入西方世界趟出一条可行之路。现在

(一)初入异地,不急于讲经说法,专注五音疗疾中的字,用疗效说话。

这恰好与西医的实证论哲学观相吻合。

吴慎教授与夏威夷大学医学院和迪士尼癌症中心长达 10 余年的临床合作,形成了数以千计的重危患者康复、改善、缓解、止痛等不同科目的临床报告,他没有刻意地要求合作方一定要理解认同中医的统一论、辩证论、五行阴阳等学术理论,也没有抵触西医分割细化人体系统科目细化论,反而借用西医科目细化提供的条件,对各类科目的疗效产生了更加系统的临床统计报告,使得西方主流社会面对如此厚重、详尽的医疗数据哑口无言、毫无反驳之力,进而进入第二阶段-神秘神奇,值得一试。这也是吴慎教授这样的中国传统医学文化向西方输出的先行者们的大智慧所在。结论: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传播过程中,首先避免与当地主流文化的冲突,用实效来取得当地国家的认可是关键。

(二)用当地主流科技及理论解读治疗效果。

吴慎教授累计的临床报告和检测数据被西方医学界所认可,一些高端西医权威们发现自己身患重疾绝症时,没有用自己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治自己的病,反而寻求吴教授的帮助,在得到快速康复的结果后,他们开始探求吴慎教授的 SW 音乐疗法的法理所在。很多朋友肯定会推测,现在该是向他们科普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的时机了吧?吴教授认为,时机还未到,在他们对东方哲学中国文化一无所知的状态下,强行灌输中医(汉医)学理念,只能让他们更加困惑和无所适从,利用先进的西方科技手段来检测验证 SW 音乐疗法的效果,反而更会起到令人心服口服的目的。于是,光电技术、声波共振等经典物理学检测手段和理论、希格斯波色子、量子纠缠、基因重组、脑垂体分泌的精微物质、肽等量子力学和生物化学的新成果,都成为佐证 SW 音乐疗法有严谨的医学基础和治疗价值的有力的证据。结论: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传播过程中,有了实效,要尽量用当地国家认可的可接受的理论来解读疗效的产生机理。强行灌输传统医学理论有时会适得其反。

(三)择才施教,桃李天下

和中医药(汉医药)学一样,中国音乐医学同样需要很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来支撑,不是哪个国家的权贵们利用地位和财富就可以随便买断的。吴慎教授接到过很多国家的高等院校的聘书,多数是临床合作或产品研发,音疗师人才培养基地仅限于中国和马来西亚两个地区,限于中国不用解释了,为祖国大量培养音疗师人才是吴慎教授的心愿。吴教授认为,马来西亚尤其是当地华人是把中国传统文化无断裂地延续下来相对最好的地区之一,有很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这是选择马来西亚作为海外音疗师人才培养基地的主要原因。事实证明吴教授这一选择非常正确,中国音乐治疗师和马来西亚治疗师的群体不断壮大,

SW 治疗音乐每天都在创造着生命奇迹。结论: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传播过程中,最有力的推动者首先是当地尊重中华文明、悉心研读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有识之士。

四、 历史机遇: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其科目细分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的科研成果,但这并不是西医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包含中国音乐医学在内的中国传统医学都会产生巨大的发展动力。事实证明,科技的发展不是证明中华传统医学的落后,而是正相反。


445

举个例子:

2017 年西方顶级期刊《自然》刊登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Mark R. Looney 教授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首次证实肺也是一个造血器官,动物体内有一半以上的血小板来自于肺部;更重要的是他们还首次发现肺部储存有多种造血祖细胞,这些细胞可以用于恢复受损骨髓的造血能力。

Looney 教授:「毫无疑问,这一重要发现证明肺是个非常复杂的器官,它可不仅仅是个呼吸器官,还是形成血液重要成分的关键器官,」对于数以百万计的血液病患者和需要接受肺移植的患者而言,这个新发现,有可能对他们疾病的治疗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西医学界为这个发现欢欣鼓舞之时,一本问世数千年的古籍里清楚地记载着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这本古籍就是《黄帝内经》;


再举个例子:

俄罗斯科学家梅奇尼科夫曾因自身中毒一说而荣获诺贝尔医学奖。他说:一切疾病的次要缘由和根源,就在于人的机体在不同层次上滞积了各种垃圾。

《黄帝内经》上早就有五脏排毒的理念:心、肝、脾、肺、肾,五脏中毒素堆积的话就会导致各种疾病,五脏有毒一定经常排毒才能身体健康。

吴慎教授发明创作的生命律动排毒操“SW 治疗音乐疗效显著,都是以《黄帝内经》为理论基础,这一切证明了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不是落后了,而是极具宏观性前瞻性。


当某一天,科技发展到突破三维局限,能洞察世间 95.5%未知的暗物质,从而找到了诸如人体窍穴、经脉的踪迹时,人类科技界、医学界会对中华祖先在那么原始落后的年代能创造出如此完整辉煌的医学体系、哲学体系而由衷赞叹。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远影响,中国音乐医学和其他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一样,迎来了最佳发展期。

1、 无论什么医学理论,疗效是征服世界的唯一武器;

2、 现代科技是包括中国音乐医学在内的中医药医学发展的助推器,科技创新提升传统中医药学和音乐医学的技术装备、制药方法,与时代接轨、与世界接轨是解决所有传播瓶颈的当务之急。

3、 人才培养。中西文化的差异决定了中西医学是两个独立的哲学体系。片面的否定一方或者盲目的融合为一体都是不负责的。和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一样,中国音乐医学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根基,因此,人才培养的复杂程度要高于西方医学。制定严谨的人才培养计划,选择尊重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传统文化底蕴的人才来传授施教,彻底改变鱼目混珠的行业状况,是走向世界的最大保证。


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弘扬中华祖先医道、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成果,提升创新包括中国音乐医学在内的传统医学文化,更好的传播和影响世界,为全人类造福,是吴慎教授这一辈先行者的共同愿望!


本文刊登于《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社 20180707  《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第 27届学术与技术交流年会论文汇编》

原文影印:


音乐医学分会论文集_442.jpg音乐医学分会论文集_443.jpg音乐医学分会论文集_444.jpg音乐医学分会论文集_445.jpg音乐医学分会论文集_446.jpg



446

阅读3078
分享